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荔枝过敏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口腔黏膜水肿、胃肠道不适、呼吸道症状和过敏性休克。症状严重程度从轻度到重度不等,需根据个体反应及时处理。
荔枝过敏最常见的早期表现是皮肤瘙痒,可能伴随红斑、荨麻疹或湿疹样皮疹。过敏原与免疫系统反应导致组胺释放,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轻度症状可通过冷敷缓解,若持续加重需就医。
进食荔枝后可能出现唇舌肿胀、口腔刺痛或咽喉发紧。荔枝中的致敏蛋白与唾液接触后引发局部血管神经性水肿。建议立即停止食用并用清水漱口,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物。
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荔枝果肉中的甲基环丙基甘氨酸可能刺激胃肠黏膜。症状较轻时可补充电解质溶液,持续呕吐需警惕脱水。
过敏反应累及呼吸道时表现为鼻塞流涕、声音嘶哑或喘息。严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属于急症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并送医。
最危险的全身过敏反应表现为血压骤降、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荔枝蛋白引发IgE介导的全身血管扩张,需立即平卧并注射肾上腺素,同时呼叫急救。
荔枝过敏体质者应避免食用鲜荔枝及荔枝制品,包括荔枝干、荔枝罐头等加工食品。日常注意阅读食品成分表,外出就餐时主动告知过敏史。建议随身携带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既往有严重过敏反应者需配备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出现口腔发麻等前驱症状时立即停止进食,及时用清水漱口。过敏儿童家长应做好食物日记,定期复查过敏原检测。运动可能加重过敏反应,食用可疑食物后6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