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和低血糖的原因

郝盼盼 主任医师

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和低血糖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营养不良、药物副作用、内分泌疾病及心血管异常等原因引起。

1、生理性因素: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或体质瘦弱者易出现低血压,表现为头晕、乏力;低血糖常见于长时间未进食或过度节食,伴随心慌、手抖。改善需规律饮食、适度运动,避免突然体位变化。

2、营养不良:

铁、维生素B12缺乏可能导致贫血性低血压;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易诱发低血糖。建议增加红肉、绿叶蔬菜及全谷物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营养素。

3、药物副作用:

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利尿剂可能引发低血压;降糖药如胰岛素、格列本脲使用不当会导致低血糖。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时调整剂量。

4、内分泌疾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如艾迪生病可引起持续性低血压;胰岛细胞瘤患者常突发低血糖。需通过激素检测、影像学检查确诊,并进行激素替代或手术治疗。

5、心血管异常:

心动过缓、心力衰竭等疾病会降低血压;严重肝病可能影响糖原储存导致低血糖。此类情况需心电监护、肝功能评估,并针对原发病治疗。

日常建议随身携带糖果或巧克力应对低血糖发作,低血压者可适当增加食盐摄入并穿戴弹力袜。保持三餐定时定量,避免空腹运动,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若反复出现意识模糊、晕厥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合并慢性病患者应每日监测生命体征,记录症状发作时间与诱因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