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者献血可能诱发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等不良反应。主要风险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加重、脑灌注不足、心脏代偿负担增加、电解质紊乱及恢复延迟。
献血后血容量下降会加剧低血压状态,起身时易出现眼前发黑、站立不稳等症状。这与血管压力感受器调节功能减弱有关,建议献血后保持卧位休息30分钟以上,缓慢改变体位。
血压偏低者脑部供血本就处于临界状态,失血200-400毫升可能引发脑缺氧。典型表现为视物模糊、耳鸣、冷汗,严重时可出现短暂意识丧失。献血前需确保收缩压≥90mmHg。
循环血量减少迫使心脏通过加快心率维持输出,对已有窦性心动过缓的低血压患者可能诱发心悸、胸闷。心电图监测显示ST段轻度下移者应暂缓献血。
血容量下降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引起低钾血症。表现为四肢麻木、肌无力,尤其常见于长期限盐饮食的低血压人群。献血后建议口服补液盐。
低血压者造血功能代偿较慢,血红蛋白恢复需7-10天,比常人延长2-3天。期间可能出现持续倦怠感,需加强铁剂和蛋白质摄入,避免剧烈运动。
低血压人群献血前后需特别注意:献血前24小时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空腹;献血后立即饮用500毫升糖盐水,24小时内避免热水浴;日常饮食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可进行游泳、瑜伽等温和运动增强血管张力。若基础血压低于90/60mmHg或近期有晕厥史,建议咨询心血管科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