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乳腺增生建议挂乳腺外科或普外科就诊。乳腺增生的诊疗涉及专科评估、影像学检查、病理诊断、内分泌干预、生活方式调整五个关键环节。
乳腺外科医生通过触诊判断肿块质地、活动度及压痛情况,结合月经周期变化特征初步鉴别生理性增生与病理性改变。专科门诊可同步完成乳腺专科病史采集,包括激素使用史、家族肿瘤史等危险因素筛查。
乳腺超声作为首选检查可分辨囊实性病变,35岁以上建议联合钼靶X线检查。BI-RADS分级系统能客观评估病灶风险等级,对钙化灶检出具有独特优势,必要时需进行乳腺核磁共振检查。
对于影像学分类4类及以上病灶,需行空心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病理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非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等癌前病变,这是制定后续随访方案的核心依据。
严重疼痛患者可短期使用他莫昔芬等雌激素调节药物,但需警惕血栓风险。中药如乳癖消颗粒等对缓解周期胀痛有效,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激素类药物。
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3.9范围,限制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15克。规律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高纤维饮食有助于降低雌激素水平。
建议选择设有乳腺专科的三甲医院就诊,完善检查前避免月经周期黄体期。日常应建立乳腺自检习惯,每月月经结束后7-10天进行触诊,记录肿块变化特征。咖啡因摄入量每日控制在300毫克以下,大豆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的摄入需保持适量。持续疼痛超过3个月或发现乳头溢液、皮肤橘皮样改变等预警症状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