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脏功能异常确实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心脏疾病与睡眠障碍的关联主要有心肌供血不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药物副作用、心理焦虑等因素。
冠心病患者夜间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缺血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入睡困难或夜间惊醒,典型表现为平卧后胸闷需坐起缓解。这类患者建议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必要时进行血运重建治疗。
频发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常在夜间加重,心跳异常会直接导致觉醒。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明确心律失常类型,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能有效控制心室率,严重病例需考虑射频消融手术。
心功能不全患者平卧时肺淤血加重,引发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被迫采取高枕卧位或端坐呼吸。这类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呋塞米减轻容量负荷,必要时联合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
部分心血管药物如氨茶碱、硝苯地平可能引起失眠副作用。利尿剂导致的夜尿增多也会打断睡眠周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时间,将具有兴奋作用的药物安排在早晨服用。
心脏疾病患者常合并焦虑抑郁,对病情的担忧形成心理性失眠。认知行为疗法配合放松训练可改善睡眠信念,短期可使用佐匹克隆等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
心脏疾病患者改善睡眠需从多方面着手:每日监测血压心率并记录睡眠日记;晚餐避免高脂饮食且不宜过饱;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保持卧室温度18-22℃;尝试左侧卧位减轻心脏压迫。建议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安全运动强度,选择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为宜。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睡眠仍无改善,需及时到心内科和睡眠医学中心联合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