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喉咙发痒、咳嗽可能由过敏性鼻炎、急性咽炎、胃食管反流、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抑酸治疗、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物、雾化吸入等方式缓解。
鼻腔黏膜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炎症反应可能蔓延至咽喉部,引发喉咙瘙痒和刺激性干咳。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部分患者伴有眼结膜充血。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严重时可进行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
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常见咽干咽痒、吞咽疼痛,咳嗽初期为干咳后转为咳痰。检查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细菌性感染需选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配合复方硼砂溶液含漱缓解症状。
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部黏膜引发慢性咳嗽,多发生在夜间或餐后,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有关。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药物选择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
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原体侵袭上呼吸道时,炎症介质刺激咽喉部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刺痒感并触发咳嗽反射。常伴随鼻塞、低热等全身症状。多数病例7-10天自愈,咳嗽剧烈时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镇咳。
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导致气道慢性炎症,黏液分泌增多刺激咳嗽感受器。特征为晨起咳嗽明显,咳白色泡沫痰,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需戒烟并避免冷空气刺激,急性加重期可联合使用氨溴索和茶碱类药物。
建议每日饮用40℃左右蜂蜜水润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室内保持50%-60%湿度,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出现血痰、呼吸困难或夜间憋醒等症状,需及时进行胸部CT和肺功能检查。反复发作患者应排查过敏原,慢性咳嗽需完善24小时食管pH监测排除胃食管反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