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贴贴什么位置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退热贴通常贴在额头、颈部两侧、腋下或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退热贴通过物理降温帮助缓解发热症状,正确贴敷位置主要有额头、左右颈动脉处、左右腋下。

1、额头:

额头是退热贴最常用的贴敷部位,该区域皮肤较薄且血管丰富,便于热量交换。贴敷时需避开眼睛和眉毛,将退热贴平整覆盖于前额中央。此处贴敷不影响患者活动,适合婴幼儿及卧床患者。

2、颈动脉处:

颈部两侧颈动脉搏动处是有效的降温区域,此处血管粗大且靠近体表。贴敷时应将退热贴对称贴于左右两侧颈动脉位置,注意避开气管和甲状腺区域。该部位降温效果显著但可能影响颈部活动。

3、腋下:

腋窝处有大血管通过且散热面积大,适合与额头配合使用。贴敷时需清洁腋下汗液,将退热贴完全覆盖腋窝中心。此处贴敷可能影响上肢活动,需注意防止贴剂移位。

4、腹股沟:

腹股沟区域股动脉表浅,是婴幼儿退热的有效部位。贴敷时应将退热贴平整贴于大腿根部内侧,避开生殖器区域。该部位需注意固定牢固,防止因肢体活动导致脱落。

5、多部位联合:

高热时可同时选择2-3个部位交替贴敷,如额头联合腋下或颈部。多部位贴敷能加速散热,但需注意观察皮肤反应,避免同一部位连续使用超过8小时。联合使用时建议优先选择额头加单侧腋下的组合。

使用退热贴期间应保持贴敷部位皮肤清洁干燥,每4-6小时更换一次。退热贴仅作为物理降温辅助手段,若体温持续超过38.5℃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发热期间建议多饮用温水,保持室内通风,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退热贴不宜用于皮肤破损或过敏部位,婴幼儿使用时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