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跑步时佩戴耳机多数情况下是可行的,但需注意音量控制、环境安全、耳机类型选择、运动强度匹配以及耳部卫生等因素。
跑步时耳机音量建议保持在60分贝以下,持续时间不超过60分钟。过高音量可能造成内耳毛细胞损伤,长期可能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开放式耳机或骨传导耳机可减少耳道密闭压力,降低听力损伤风险。
在公路、越野等复杂环境跑步时,建议单耳佩戴或暂停使用耳机。双耳隔音会削弱对车辆鸣笛、行人提醒等环境音的感知能力,增加碰撞、跌倒等意外风险。夜间跑步更需保持听觉警觉。
运动推荐使用防汗防水型耳机,IPX4级以上防护等级可避免汗液侵蚀电路。入耳式耳机需配合运动耳翼固定,避免脱落;颈挂式耳机需注意线材与衣物的摩擦噪音。骨传导耳机能兼顾音乐享受与环境音接收。
高强度间歇训练时建议取下耳机,因剧烈摆动易导致耳机移位影响运动节奏。匀速慢跑时可选择节奏适中的音乐,但需避免音乐节拍打乱自身步频,马拉松等长距离跑步建议每30分钟暂停音乐调整呼吸。
运动后需及时清洁耳机耳塞,汗液残留易滋生细菌引发外耳道炎。每周用酒精棉片消毒耳机接触部位,避免多人共用耳机。出现耳道瘙痒、疼痛时应立即停用耳机并就医。
跑步时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运动服装搭配无线耳机,避免线材缠绕。运动前做好耳机电量检查,中途没电可能影响心理状态。跑步路线尽量选择公园步道等安全场所,复杂路段可切换通透模式或摘下耳机。运动后及时清洁耳部汗液,定期检查听力状况。若需长时间佩戴,可选择具有环境音模式的智能耳机,平衡音乐享受与安全需求。跑步过程中如出现头晕、耳鸣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