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慢阻肺痰多可通过体位引流、药物祛痰、呼吸训练、控制感染、氧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气道炎症、黏液分泌亢进、纤毛功能受损、反复感染、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利用重力作用促进痰液排出,建议采取头低臀高位,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结合胸部叩击效果更佳,但需避免饭后立即操作。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氨溴索可溶解黏液痰,乙酰半胱氨酸能断裂痰液黏蛋白二硫键,羧甲司坦调节支气管腺体分泌。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强力镇咳药联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腹式呼吸配合缩唇呼吸可增强膈肌力量,提高咳嗽效率。吸气时鼓腹,呼气时缩唇如吹口哨,吸呼比1:2。每日训练3组,每组10分钟。急性加重期暂停训练。
细菌感染会加重黏液分泌,痰液变黄绿需考虑抗生素治疗。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长期反复感染者可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
长期低流量吸氧改善缺氧状态,减少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导致的痰液黏稠。氧流量控制在1-2L/min,每日吸氧≥15小时。注意避免氧浓度过高引发二氧化碳潴留。
慢阻肺患者应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稀释痰液,优先选择温开水或淡茶。饮食增加白萝卜、银耳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坚持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改善肺功能,运动时携带急救药物。冬季注意佩戴口罩防寒,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痰量突然增多或出现血丝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