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要做胃肠镜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胃肠镜检查通常在出现消化道症状、高危人群筛查或疾病随访时进行,主要适用于反复腹痛腹胀、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40岁以上人群肠癌筛查、炎症性肠病监测、胃癌家族史评估等情况。

1、反复腹痛腹胀:

持续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或反复发作的痉挛性疼痛可能提示慢性胃炎、胃溃疡或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镜可直接观察黏膜病变,鉴别器质性疾病与功能异常。伴随反酸、嗳气等症状时需结合幽门螺杆菌检测,内镜下可同步进行活检或止血治疗。

2、消化道出血:

呕血、黑便或粪便隐血阳性需紧急排查出血灶。胃镜能发现食管静脉曲张、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上消化道出血原因,肠镜可诊断结肠息肉、血管畸形等下消化道病变。急性大量出血建议在生命体征稳定后24小时内行急诊内镜检查。

3、肠癌筛查: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10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尤其存在肥胖、长期吸烟或红肉摄入过量等危险因素者。内镜可发现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并通过切除阻断癌变进程。筛查中若发现锯齿状息肉等高风险病变需缩短随访间隔。

4、炎症监测:

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患者需定期评估黏膜愈合情况。内镜能准确判断病变范围、活动度及异型增生,指导生物制剂等治疗方案调整。重度活动期患者应避免非必要检查以防肠穿孔。

5、家族史评估:

直系亲属有胃癌或林奇综合征者建议提前至30岁开始筛查。遗传性弥漫型胃癌家族需进行CDH1基因检测,阳性者即使无症状也需预防性全胃切除。肠镜联合胃镜检查可同步评估多系统风险。

检查前3天需低渣饮食,避免红色水果及带籽食物。高血压患者当日可用少量水送服降压药,糖尿病患者应调整胰岛素用量。术后2小时内禁食禁饮,出现持续腹痛或呕血需立即返院。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5-7天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检查后恢复日常饮食应循序渐进增加膳食纤维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