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多走走还是躺着好

侯勇 主任医师

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缓解期需适度活动。康复方式选择主要与病情阶段、疼痛程度、神经压迫情况、肌肉状态、个体耐受性等因素有关。

1、急性期制动:

发病初期出现剧烈腰痛伴下肢放射痛时,需严格卧床2-3天。此时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活动可能加重神经根水肿。建议采用仰卧位屈膝垫枕姿势,减轻椎间盘压力达70%。

2、缓解期活动:

疼痛缓解后应逐步恢复低强度行走,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适度活动可促进椎间盘营养渗透,预防神经根粘连。但需避免久站久坐,建议使用护腰支具分散压力。

3、神经压迫程度:

存在明显下肢麻木或肌力下降时,需通过MRI评估压迫程度。重度压迫需绝对卧床配合脱水治疗,轻度压迫可进行游泳等无负重运动。马尾综合征需立即手术干预。

4、核心肌群状态:

腹横肌与多裂肌薄弱会加重腰椎负荷。疼痛缓解后应进行麦肯基疗法训练,每日3组腰部伸展运动配合平板支撑,逐步增强肌肉对脊柱的稳定作用。

5、个体耐受差异:

老年患者卧床不宜超过5天,预防深静脉血栓。青少年患者可较早开始康复训练。合并骨质疏松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活动强度,避免椎体压缩骨折。

康复期建议采用阶梯式活动方案:从床上踝泵运动过渡到水中行走,再逐步增加陆地步行距离。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每日摄入300ml牛奶或等效乳制品。睡眠时选择中等硬度床垫,侧卧时双膝间夹枕保持脊柱中立位。避免弯腰提重物,必要时使用蹲起代替弯腰动作。定期复查调整康复计划,若出现夜间痛或进行性肌力减退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