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曹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呼吸内科
婴儿是否需要穿袜子需根据环境温度和个体差异决定,多数情况下室温低于24℃或外出时建议穿袜子。婴儿脚部保暖主要与体温调节能力弱、末梢循环差、环境温度变化、活动量少、疾病状态等因素有关。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快。寒冷环境下脚部裸露可能导致体温流失,建议通过摸婴儿颈背部判断冷热,若发凉则需增加袜子等保暖措施。
婴儿血液循环集中于躯干,手脚等末梢部位供血较少,常比成人更易感觉冰凉。但脚部轻微发凉属正常现象,若伴随皮肤青紫或持续冰冷,需排查雷诺现象等循环问题。
夏季室温超过26℃时可赤脚促进散热,空调房内需注意足部保暖;冬季外出或地板冰凉时应穿纯棉袜。判断标准以婴儿手脚微温无汗为佳,过热可能导致出汗诱发湿疹。
清醒时常蹬腿的婴儿可通过运动产热维持脚温,睡眠时代谢降低更需保暖。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因肌肉活动少,建议持续穿袜子,健康足月儿在温暖环境中可适当赤脚刺激触觉发育。
发热时不宜过度保暖,脚部散热有助于降温;腹泻或贫血患儿因循环不足更需保暖。若脚部持续冰冷伴随食欲下降、精神萎靡,需警惕低体温症或感染性疾病。
日常护理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袜,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定期检查脚趾有无勒痕,清洗时使用婴儿专用洗涤剂。室温适宜时可让婴儿赤脚接触不同材质地面,促进神经发育。外出携带备用袜子应对天气变化,注意观察脚部是否出汗或起疹。若环境温度波动较大,可采用“洋葱式”穿衣法灵活调整,优先通过调节室温而非过度穿戴维持舒适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