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儿童鼻窦炎常用消炎药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和阿奇霉素,具体选择需根据病原体类型、过敏史及药物敏感性决定。
作为一线抗生素,适用于细菌性鼻窦炎,尤其对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有效。该药物由阿莫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可减少耐药性。用药期间需监测是否出现皮疹或胃肠道反应,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常见呼吸道致病菌覆盖较广,适用于对青霉素轻度过敏的患儿。其优势在于口感较好,儿童接受度高。可能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与益生菌间隔两小时服用可降低肠道菌群紊乱风险。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适用于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或β-内酰胺类过敏患儿。具有组织浓度高、用药周期短的特点,常见三日或五日疗法。需注意可能引发QT间期延长等心脏不良反应,用药前应评估心电图。
克拉霉素适用于顽固性感染,但胃肠道反应较明显。复方磺胺甲噁唑可用于特定区域耐药菌株,因可能引发严重皮肤反应需谨慎使用。所有抗生素均需完成规定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减少黏膜水肿,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如糠酸莫米松能缓解炎症。抗组胺药适用于过敏因素诱发的病例,黏液溶解剂乙酰半胱氨酸可改善分泌物引流。这些药物联合抗生素使用能提升疗效。
儿童鼻窦炎治疗期间应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饮水1000-1500毫升稀释分泌物。饮食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避免冷饮刺激黏膜。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促进鼻窦引流,急性期暂缓游泳等可能引发呛水的活动。如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视力改变、剧烈头痛等颅内并发症征兆,需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