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斌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肺气肿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常用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和祛痰药三类。主要治疗药物有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氨溴索等,具体方案需由呼吸科医生评估后制定。
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能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通过松弛气道平滑肌改善通气功能。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可减少黏液分泌,长效制剂适用于维持治疗。这类药物多采用吸入给药,需注意可能出现心悸、震颤等不良反应。
布地奈德等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急性发作频率。严重病例需短期口服泼尼松,长期使用需监测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联合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氨溴索能分解痰液中的酸性粘多糖纤维,降低痰液黏稠度。乙酰半胱氨酸通过断裂二硫键发挥黏液溶解作用,适用于浓痰难以咳出者。使用期间需配合适量饮水促进排痰。
长期低流量氧疗适用于静息状态下血氧分压低于55mmHg的患者,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可改善生存率。便携式制氧机有助于维持日常活动能力,但需严格防范火灾隐患。
腹式呼吸训练能增强膈肌运动效率,缩唇呼吸可防止小气道塌陷。有氧运动如平地步行应循序渐进,结合营养支持改善呼吸肌功能。肺康复计划需持续12周以上才能显现效果。
肺气肿患者需严格戒烟并避免粉尘刺激,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1.2-1.5g/kg体重。维生素D补充有助于降低急性加重风险,太极拳等柔缓运动可改善肺功能。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病情变化时及时复查肺功能,重度肺气肿合并肺大疱者需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