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甲状腺疾病怎么办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甲状腺疾病可通过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饮食调整和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常见病因包括自身免疫异常、碘摄入失衡、遗传因素、甲状腺炎症和垂体功能紊乱。

1、药物治疗:

针对甲状腺功能异常首选药物调控。甲亢患者常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抗甲状腺药物抑制激素合成;甲减患者需终身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用药期间需每月监测TSH水平,妊娠期及肝肾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药物可能出现皮疹、关节痛或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2、放射性碘治疗:

适用于Graves病等中重度甲亢,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分泌。治疗前需停用抗甲状腺药3-5天,治疗后2周内避免密切接触孕妇儿童。可能出现暂时性甲减,需持续监测甲状腺功能,约30%患者需终身替代治疗。

3、手术治疗:

甲状腺全切/次全切适用于甲状腺癌、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或药物控制不佳者。术前需评估声带功能及血钙水平,术后可能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喉返神经损伤。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需根据病理分期决定是否行放射性碘清甲治疗。

4、饮食调整:

甲亢患者应限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避免浓茶咖啡;甲减患者需保证适量碘摄入,每日150-200微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建议无麸质饮食,合并骨质疏松者需增加钙质补充。所有患者均应戒烟,因尼古丁会加重甲状腺眼病。

3、定期监测:

初诊患者每4-6周复查甲状腺功能,稳定后延长至3-6个月。需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结节患者每6-12个月评估大小变化。出现心悸加重、体重骤变或颈部肿块增大时应及时复诊。妊娠期TSH控制目标需较非妊娠期更严格。

甲状腺疾病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甲亢危象。饮食注意蛋白质补充,每日摄入鸡蛋1-2个或瘦肉100-150克。合并眼病患者需佩戴墨镜防光刺激,睡眠时抬高床头减轻眶周水肿。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避免精神压力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冬季注意保暖,甲减患者易出现低体温。所有治疗需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个体化调整,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