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早产儿不会吃奶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使用特殊奶嘴、少量多次喂养、口腔按摩训练及必要时鼻饲管喂养等方式改善。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不成熟可能由胎龄过小、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口腔肌肉力量不足、呼吸协调障碍或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引起。
采用半直立或侧卧位喂养,头部略高于身体,避免平躺导致呛奶。袋鼠式护理能增强亲子接触,刺激早产儿觅食反射。哺乳时托住下颌帮助稳定,奶瓶倾斜45度使奶液缓慢流出。
选择早产儿专用超软奶嘴,流速孔小而均匀,减少吸吮阻力。模拟母乳的硅胶奶嘴能更好适应口腔结构,必要时使用缺口奶嘴避免压迫鼻部。需根据吸吮力定期更换奶嘴型号。
单次喂养量控制在5-10毫升,间隔1-2小时,避免过度疲劳。采用非营养性吸吮训练,在喂奶前让婴儿空吸奶嘴2分钟以激活吸吮反射。记录每日摄入量,确保每公斤体重达到100-120毫升。
喂奶前清洁手指按摩牙龈、舌面和颊黏膜,每次1-2分钟。使用硅胶指套牙刷轻柔刺激硬腭,促进吸吮-吞咽-呼吸协调。康复师指导下的面部肌肉按摩可改善张力异常。
对胎龄小于32周或体重低于1500克者,需短期鼻饲管喂养保障营养。严重吞咽障碍需评估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或喉软化,必要时使用增稠剂或进行胃造瘘。静脉营养支持作为过渡方案。
早产儿喂养需监测体重增长曲线,每日增加15-30克为理想状态。母乳强化剂可提升能量密度,喂养后竖抱拍嗝20分钟防止吐奶。保持环境温度26-28℃,减少能量消耗。定期随访发育商评估,纠正月龄达40周仍存在喂养困难需转诊康复科。母亲保持均衡饮食,每日增加500大卡热量摄入保障母乳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