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肤出现红疙瘩伴瘙痒可能由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湿疹、虫咬皮炎或真菌感染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外用激素药膏、避免刺激源等方式缓解。
皮肤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后引发的炎症反应,常见于金属饰品、洗涤剂或化妆品。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丘疹,伴随灼热感和瘙痒。治疗需立即脱离致敏物质,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或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者可口服氯雷他定。
过敏反应导致组胺释放引起的血管性水肿,典型症状为突发的风团样皮疹,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但反复发作。可能与食物、药物或冷热刺激有关。建议记录过敏日记,急性期服用西替利嗪等二代抗组胺药,慢性患者需排查自身免疫因素。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免疫异常相关。特征为多形性皮疹伴渗出倾向,好发于四肢屈侧。日常需减少洗澡频率,沐浴后涂抹凡士林等保湿剂,急性发作期使用他克莫司软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蚊虫叮咬后毒素引发的超敏反应,表现为梭形红色丘疹,顶端常有小水疱。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局部涂抹复方薄荷脑软膏止痒,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户外活动建议穿长袖衣物并使用避蚊胺驱虫剂。
皮肤癣菌感染如体癣可形成环形红斑伴脱屑,边缘隆起有活动性丘疹。需保持患处干燥透气,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凝胶,顽固病例可口服伊曲康唑。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
日常护理应选择棉质宽松衣物,避免热水烫洗和过度清洁。饮食注意记录可疑致敏食物如海鲜、坚果,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炎症。瘙痒剧烈时可冷敷或拍打代替抓挠,若皮疹持续扩散、出现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皮肤科就诊。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定期除螨,床单被套建议60℃以上高温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