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造影剂过敏多见于有过敏体质、既往过敏史、甲状腺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或长期用药的人群。主要风险因素包括特异性过敏反应、代谢异常、药物相互作用、心血管疾病及脱水状态。
存在花粉症、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特应性疾病的人群,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反应更敏感。这类患者体内免疫球蛋白E水平较高,接触造影剂时更易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荨麻疹、支气管痉挛等过敏反应。建议检查前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必要时提前使用抗组胺药物预防。
曾对含碘造影剂或其他药物产生过敏反应者复发风险显著增高。既往出现面部水肿、喉头紧缩感等中度反应者,再次检查时重度反应发生率可达20%。这类患者需考虑改用钆类造影剂或非增强检查方案,检查时需配备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
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控制者使用碘造影剂可能诱发甲状腺危象。造影剂中的游离碘会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导致甲亢症状突然加重。甲减患者则可能因碘负荷诱发黏液性水肿昏迷。检查前需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调整抗甲状腺药物剂量。
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时,造影剂排泄延迟易导致肾小管结晶沉积。糖尿病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基础肾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风险增加3-5倍。这类人群需充分水化,检查后48小时监测肌酐变化,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会掩盖过敏早期的心动过速症状,延迟肾上腺素抢救时机。二甲双胍在肾功能受损时与造影剂联用可能诱发乳酸酸中毒。检查前需评估用药情况,β阻滞剂可考虑暂停1剂,二甲双胍需停药至肾功能恢复。
对于高风险人群,建议选择等渗型非离子造影剂并提前进行过敏测试。检查前4小时禁食但需充分饮水,检查时配备心电监护和急救设备。术后观察至少30分钟,出现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处理。日常可补充维生素C降低血管通透性,规律运动改善免疫功能,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迟发反应。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蛋白质摄入,甲亢患者限制海带等高碘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