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舌苔上出现红色颗粒状物可能由舌乳头炎、地图舌、维生素缺乏、口腔念珠菌感染或局部刺激等因素引起。
舌背面的丝状乳头或菌状乳头发生炎症时,可能呈现红色颗粒状突起。常见诱因包括辛辣食物刺激、吸烟或过度刷牙摩擦。伴随灼热感或疼痛,可通过淡盐水漱口缓解,持续不愈需口腔科排查感染因素。
良性游走性舌炎表现为舌面不规则红斑伴白色边缘,形似地图。病灶区舌乳头萎缩呈现红色颗粒样,可能与精神压力、过敏体质相关。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即可。
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会导致舌乳头萎缩,舌面出现猩红色点状改变。可能伴随口角炎、乏力等症状。需检测血清维生素水平,通过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膳食补充,严重者需药物干预。
口腔念珠菌病在舌背形成红色糜烂面伴白色伪膜,刮除后显露颗粒状基底。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需抗真菌药物治疗,同时注意清洁义齿、控制血糖等基础疾病。
过热饮食、硬物刮伤或牙科矫治器摩擦可能导致舌黏膜损伤,形成局限性红色颗粒样改变。去除刺激源后多可自愈,持续两周未改善需排除癌前病变可能。
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舌背;避免65℃以上饮品及酒精刺激;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瘦肉摄入;观察颗粒变化情况,若伴随溃疡经久不愈、质地变硬或颈部淋巴结肿大,应立即就诊。吸烟者出现舌部异常表现建议尽早就医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