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女性漏尿多数情况下可通过手术解决,常见术式有尿道中段悬吊术、膀胱颈悬吊术等。手术干预主要适用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具体方案需根据漏尿类型、严重程度及盆底肌功能评估决定。
通过植入合成吊带或自体筋膜加强尿道中段支撑,适用于中度以上压力性尿失禁。该术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需排除尿道过度活动或固有括约肌缺陷等禁忌症。术后可能暂时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潴留。
传统术式通过固定膀胱颈位置改善控尿能力,适合合并膀胱膨出的患者。需配合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确认膀胱功能,术后需留置导尿管3-5天。长期效果稳定但创伤相对较大。
在尿道周围注射胶原蛋白或透明质酸等填充剂增加尿道阻力,适用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或手术高风险人群。效果维持6-12个月需重复注射,可能出现短暂尿路刺激症状。
针对严重固有括约肌缺陷患者,通过植入可调控装置模拟括约肌功能。需严格筛选病例并定期维护设备,存在机械故障或感染风险,通常作为最后选择方案。
新兴微创方式通过热能刺激胶原重塑改善尿道闭合压,适合早期轻度患者。需多次治疗维持效果,目前长期疗效数据有限,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非手术干预应作为基础治疗,包括每日坚持凯格尔运动强化盆底肌,每次收缩维持10秒、10次为1组,每日完成3-5组;减少咖啡因及碳酸饮料摄入;控制体重至BMI<25;使用阴道哑铃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合并急迫性尿失禁需配合膀胱训练,记录排尿日记逐步延长排尿间隔。绝经后女性可局部应用雌激素软膏改善尿道黏膜萎缩。术后康复期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3个月,定期复查尿流率及残余尿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