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肺癌转移需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主要方法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放疗和姑息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可精准抑制肿瘤生长。常见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适用于存在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突变类型,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
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常用PD-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适用于PD-L1高表达或微卫星不稳定性高的患者,可能引发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
铂类联合方案如顺铂+培美曲塞可控制转移灶进展。化疗可能引起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需配合止吐、升白细胞等支持治疗。对于体力状态较差的患者可采用单药化疗或节拍化疗。
针对骨转移、脑转移等局部病灶可缓解疼痛及神经症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适用于寡转移灶,全脑放疗用于多发性脑转移。放射性肺炎是常见并发症,需严格控制肺照射剂量。
对于终末期患者重点控制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阿片类药物阶梯镇痛联合抗焦虑治疗,胸腔穿刺引流缓解恶性胸水,支气管支架解决气道梗阻。同步开展心理疏导和营养支持。
肺癌转移患者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等维持肌肉量;适当进行呼吸训练和低强度有氧运动改善肺功能;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评估疗效;出现新发骨痛、头痛或体重骤降需及时就诊。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家属应参与照护计划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