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群需要进行肺癌筛查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肺癌筛查主要推荐长期吸烟者、有职业暴露史者、有肺癌家族史者、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及45岁以上中老年人。筛查方法包括低剂量螺旋CT、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1、长期吸烟者:

吸烟是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每日吸烟超过20支且烟龄超过20年的人群风险显著增加。烟草中的焦油和尼古丁会持续损伤支气管上皮细胞,导致细胞异常增生。这类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其辐射量仅为常规CT的1/5,能清晰显示3毫米以上的肺结节。

2、职业暴露者:

长期接触石棉、砷、铬等致癌物质的从业者需定期筛查。这些物质通过呼吸道沉积在肺泡,可能诱发间皮瘤或肺腺癌。建筑、采矿、化工行业工作者应特别注意,职业暴露史超过10年者即使无症状也需筛查,同时需结合胸部X光片和痰液细胞学检查。

3、家族遗传倾向:

直系亲属有肺癌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增加2-3倍。这与EGFR、ALK等基因突变遗传相关。建议这类人群较普通体检提前5年开始筛查,必要时可进行基因检测,尤其当家族中存在多位肺癌患者或多原发癌病例时。

4、慢性肺病患者:

肺结核瘢痕、慢阻肺、肺纤维化等疾病会持续刺激肺组织。炎症微环境可能促进细胞癌变,这类患者肺癌发生率较常人高5-8倍。需每6-12个月复查胸部CT,同时监测咳嗽加重、痰中带血等癌变信号。

5、高龄人群:

45岁以上人群肺功能自然衰退,免疫功能下降使得异常细胞更易增殖。年龄每增加10岁肺癌风险上升50%,建议将低剂量CT纳入常规体检。对于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患者,筛查间隔应缩短至半年。

筛查期间应保持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的胡萝卜、柑橘类食物,有助于修复呼吸道黏膜。适当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可增强肺活量。避免接触二手烟和厨房油烟,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若检出肺结节需遵医嘱定期随访,避免过度焦虑,8毫米以下结节多数为良性,但需警惕结节增大、分叶状改变等恶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