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该如何正确化疗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肺癌患者化疗需根据病理类型和分期制定个体化方案,主要流程包括化疗前评估、药物选择、周期设定、副作用管理和疗效监测五个关键环节。

1、化疗前评估:

化疗前需完善病理诊断和分期检查,通过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明确肺癌类型如小细胞癌或非小细胞癌,结合PET-CT等影像评估肿瘤范围。同时检查心肺功能、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排除化疗禁忌。老年患者还需进行体能状态评分。

2、药物选择:

根据病理类型选用化疗方案,非小细胞癌常用含铂双药方案如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小细胞癌首选依托泊苷联合铂类。靶向药物需检测基因突变状态。药物选择需考虑患者基础疾病,如肾功能不全者避免顺铂。

3、周期设定:

标准化疗周期为21-28天,通常进行4-6个周期。给药方式包括静脉输注和口服制剂,部分方案需分日给药。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象,出现骨髓抑制需调整剂量或延迟化疗。维持治疗适用于部分敏感患者。

4、副作用管理:

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可用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骨髓抑制必要时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脱发和黏膜炎。化疗期间需监测心电图预防心脏毒性,使用护肝药物减轻肝损伤。严重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

5、疗效监测:

每2-3个周期通过CT评估肿瘤变化,参照RECIST标准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进展。肿瘤标志物动态监测可作为辅助指标。疗效不佳时需考虑更换方案或联合放疗等综合治疗。

化疗期间建议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缓解黏膜损伤。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注意口腔清洁预防感染,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复查血常规,出现发热或出血倾向需立即就诊。心理支持可改善治疗依从性,家属应参与全程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