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是什么

杨小凡 主任医师

杨小凡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缺铁性贫血可能由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需求增加、慢性失血、胃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

1、铁摄入不足

长期饮食结构单一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铁元素摄入不足。动物肝脏、红肉、蛋黄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摄入过少,或长期以植物性铁为主且未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时,易造成铁储备耗竭。素食人群、挑食儿童及长期饮食不规律者需特别注意膳食均衡。

2、铁吸收障碍

胃酸缺乏、胃部手术切除或慢性腹泻会影响铁的吸收。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酸分泌减少,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的酸性环境被破坏,三价铁难以转化为可吸收的二价铁。乳糜泻等肠道疾病也会损伤铁吸收的主要部位。

3、铁需求增加

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对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孕妇血容量扩张及胎儿造血需要额外消耗约1000毫克铁,月经量过多的女性每月可流失铁元素30-60毫克。未及时补充易出现相对性铁缺乏。

4、慢性失血

消化道溃疡、痔疮反复出血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导致胃肠黏膜糜烂,可能引发隐性失血。女性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过多,每次月经失血量超过80毫升时,累计铁丢失速度会超过膳食补充能力。寄生虫感染如钩虫病也可造成慢性失血。

5、胃肠道疾病

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常伴随铁吸收障碍和肠道出血。胃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的慢性渗血会持续消耗铁储备。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因缺乏胃酸和 bypass 十二指肠吸收部位,铁吸收率可能下降50%以上。

预防缺铁性贫血需保证每日摄入足量红肉、动物血制品等血红素铁,搭配西蓝花、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长期素食者建议定期检测血清铁蛋白,月经量多女性可考虑低剂量铁剂预防性补充。出现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长期大剂量补铁导致铁过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