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肾动脉狭窄的原因有哪些

张海洲 副主任医师

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双侧肾动脉狭窄可能由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血管炎、先天性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

1、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双侧肾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可导致肾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形成斑块,造成血管腔狭窄。患者可能出现顽固性高血压、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等症状。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行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

2、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一种非炎症性血管病变,好发于年轻女性。病变主要累及肾动脉中段,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管腔呈串珠样狭窄。临床表现以难治性高血压为主,血管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可选择血管成形术或外科血管重建。

3、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青年女性。炎症反应可累及肾动脉起始部,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患者常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血液检查可见炎症指标升高。治疗需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严重狭窄时需血管介入治疗。

4、血管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血管炎性疾病可侵犯肾动脉分支,引起节段性狭窄。病理表现为血管壁炎症细胞浸润、坏死性改变。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等肾脏损害表现,部分伴有皮肤结节、周围神经炎等症状。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

5、先天性血管畸形

先天性肾动脉发育异常如动脉环状狭窄、血管蹼等结构畸形可导致双侧肾动脉狭窄。这类病变通常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被发现,表现为高血压或体检时闻及血管杂音。诊断依靠血管影像学检查,治疗需根据畸形类型选择血管成形或外科矫正手术。

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应注意低盐饮食,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指标,遵医嘱规范用药。戒烟限酒,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高血压危象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血管通畅情况,预防支架内再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