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道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留置导尿管、尿道扩张术、尿道吻合术、尿道成形术、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尿道损伤通常由外伤、医源性操作、感染、结石、肿瘤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排尿困难、血尿、尿潴留等症状。
留置导尿管适用于轻度尿道损伤,通过插入导尿管帮助排尿并保持尿道通畅。导尿管可减少尿液对损伤部位的刺激,促进尿道黏膜修复。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继发感染。留置期间需定期冲洗膀胱,观察尿液性状变化。
尿道扩张术用于尿道狭窄导致的损伤,通过逐步扩张恢复尿道管径。需使用专业扩张器械,由泌尿外科医师操作。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血尿或疼痛,需配合抗感染治疗。反复狭窄者可能需要多次扩张。
尿道吻合术适用于断裂性损伤,通过手术重新连接断裂的尿道。术前需明确损伤位置,术中彻底清创并精确吻合。术后需长期留置导尿管支撑尿道,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吻合口愈合需定期造影评估。
尿道成形术用于复杂尿道缺损,利用自体组织或人工材料重建尿道。手术需分阶段进行,包括取材、成形、吻合等步骤。术后可能出现尿瘘、狭窄等并发症,需密切随访。儿童患者需评估生长发育对成形尿道的影响。
耻骨上膀胱造瘘术作为临时性治疗,通过腹壁造瘘引流尿液。适用于无法立即修复的严重损伤或合并盆腔骨折者。需定期更换造瘘管,保持引流通畅。后期可根据损伤恢复情况选择二期修复或永久性造瘘。
尿道损伤后应限制剧烈运动,避免骑跨动作加重损伤。增加水分摄入稀释尿液,减少排尿刺激。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定期复查尿流率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出现发热、持续血尿或排尿障碍加重时需及时复诊。长期随访关注排尿功能及性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