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脚内翻可通过足部肌肉训练、矫形器具使用、物理治疗、手术矫正、日常姿势调整等方式改善。脚内翻可能与先天骨骼发育异常、肌力失衡、神经损伤、创伤后遗症、长期不良姿势等因素有关。
加强胫骨前肌和腓骨长肌的力量训练有助于改善动力性内翻,推荐进行弹力带抗阻背屈训练、足跟行走练习。每日重复进行可增强足弓支撑力,需持续3个月以上见效。儿童患者建议在康复师指导下结合游戏化训练。
定制足弓支撑鞋垫或踝足矫形器能机械性纠正力线异常,中重度内翻需配合夜间固定支具。选择三点力矫正原理的器具效果更佳,需每半年评估调整一次。糖尿病患者须注意器具对皮肤的压迫风险。
体外冲击波可松解挛缩的胫后肌群,结合超声波治疗能促进软组织修复。每周2-3次连续治疗6周后,约半数患者内翻角度可减少。冷热交替疗法适合急性期疼痛缓解。
跟骨截骨术适用于骨骼发育成熟的严重结构性内翻,距下关节融合术能永久性稳定后足。术后需石膏固定6-8周,3个月后逐步负重。神经源性内翻可能需要肌腱转位手术。
避免长期盘腿坐或W型跪坐姿势,行走时主动控制足部外旋。选择硬底鞋可减少足踝代偿性变形,楼梯训练时侧重外侧足跟先着地。办公室人群建议每半小时起身做足部环绕运动。
建议每日进行足底筋膜放松按摩,使用网球沿足弓滚动5分钟。游泳和骑自行车是推荐的低冲击运动,可增强下肢协调性。儿童患者应定期监测足部发育情况,青少年避免过早进行负重力量训练。若伴随疼痛或活动受限加重,需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