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后段玻璃体切除术的术前检查有哪些

申家泉 主任医师

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眼后段玻璃体切除术的术前检查主要有视力检查、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眼部B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

1、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是评估患者术前视功能状态的基础项目,通过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记录视力损害程度。检查结果可帮助医生判断手术指征,并为术后视力恢复效果提供对照依据。部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需联合验光检查。

2、眼压测量

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或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眼内压力,排除青光眼等合并症。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常伴随眼压波动,术前控制眼压可降低术中出血风险。对于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需重点关注眼压变化。

3、眼底检查

通过散瞳后间接检眼镜或三面镜进行详细眼底评估,明确玻璃体混浊程度、视网膜脱离范围、裂孔位置及增殖性病变分级。必要时采用巩膜压迫法检查周边部视网膜,这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决定性意义。

4、眼部B超

对于屈光介质混浊无法观察眼底的患者,B型超声波可显示玻璃体出血机化程度、视网膜脱离形态及脉络膜脱离情况。高频超声生物显微镜还能检测前段增殖病变,为联合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依据。

5、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检查能高分辨率显示黄斑区细微结构,识别黄斑前膜、黄斑裂孔、视网膜内层异常等病变。三维OCT可量化评估玻璃体黄斑牵引程度,对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血管性OCT还能观察视网膜血流变化。

术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全身检查评估手术耐受性。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稳定,高血压患者需调整血压至安全范围。术前3天起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手术当日冲洗结膜囊。术后恢复期需保持体位配合,定期复查监测并发症,避免剧烈运动及碰撞眼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促进视网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