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胀气怎么解决

侯大为 主任医师

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新生儿胀气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腹部按摩、拍嗝、热敷、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新生儿胀气多与胃肠功能未完善、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衡、过敏等因素有关。

1、调整喂养姿势

喂养时保持婴儿头部略高于身体,奶瓶喂养需确保奶嘴充满乳汁避免吸入空气。母乳喂养时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减少吞咽空气概率。每次喂养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避免过度喂养加重胃肠负担。

2、腹部按摩

在婴儿清醒时顺时针按摩脐周,五指并拢用指腹轻柔打圈,每次持续3-5分钟。按摩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气,需避开刚进食后时段,手法要轻柔避免压迫内脏。配合屈腿运动效果更佳,将婴儿双腿向腹部轻压数次。

3、拍嗝

喂养后竖抱婴儿,手掌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拍背部,持续5-10分钟直至打出嗝声。可采用坐姿拍嗝法,让婴儿坐在照料者大腿上稍向前倾,一手支撑胸部一手拍背。若未拍出嗝可变换体位,左侧卧或俯卧位有助于气体排出。

4、热敷

使用40℃左右温水袋裹干毛巾敷于腹部,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放松肠道平滑肌,温度需用手腕内侧测试避免烫伤。可配合婴儿润肤油进行热敷按摩,注意避开脐带未脱落的新生儿脐部。

5、药物干预

西甲硅油可破坏气泡表面张力帮助排气,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能调节肠道菌群。乳糖酶适用于乳糖不耐受婴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用药期间需观察排便情况及过敏反应,症状缓解后应逐步减停。

日常需记录婴儿胀气发作时间与饮食关联,母乳喂养母亲应减少豆类、奶制品等产气食物摄入。选择防胀气奶瓶,喂养后保持婴儿30度斜坡卧位。若伴随呕吐、血便、体重不增需及时就医,排除肠套叠、牛奶蛋白过敏等病理因素。通过科学护理多数新生儿胀气在3-4月龄会自然缓解,家长应保持耐心避免过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