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的主要区别在于眼球结构是否发生不可逆改变。假性近视是睫状肌痉挛导致的暂时性视力模糊,真性近视则因眼轴变长或角膜曲率异常形成永久性屈光不正。两者可通过散瞳验光、眼轴测量等方法鉴别。
假性近视由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引发睫状肌持续收缩,晶状体凸度增加导致屈光力过强。真性近视是眼球前后径增长或角膜曲率过大,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前者属于功能性调节异常,后者为器质性结构改变。
假性近视表现为视远模糊但波动明显,休息后可能缓解,常伴眼酸胀、畏光等视疲劳症状。真性近视视力下降持续且渐进性加重,矫正视力难以完全恢复正常,可能合并飞蚊症或夜间视力障碍。
散瞳验光是金标准,假性近视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度数消失或显著降低,真性近视散瞳前后度数变化不大。眼生物测量显示真性近视者眼轴长度超过24毫米,角膜地形图可检测曲率异常。
假性近视可通过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视觉训练、用眼习惯调整逆转。真性近视需佩戴凹透镜矫正,青少年可考虑角膜塑形镜或离焦眼镜控制进展,病理性近视需定期眼底检查预防并发症。
假性近视及时干预可完全恢复,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真性近视。真性近视不可逆但可控制,高度近视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病变。两者均需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保证每日户外活动。
建议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监测,儿童青少年每半年进行一次医学验光。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遵循20-20-20用眼法则,阅读距离不低于30厘米。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的食物,避免高糖饮食影响巩膜强度。出现视物模糊、眼位偏斜等症状应及时就诊眼科,避免盲目配镜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