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和脑梗一样吗

马伟 副主任医师

马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胸外科

脑卒中和脑梗不完全相同,脑梗是脑卒中的一种类型。脑卒中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占比较高;出血性脑卒中则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的发生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房颤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为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或意识模糊,需紧急就医。

1、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因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心源性栓子等。患者可能出现单侧肢体无力、面部歪斜或视物模糊。治疗需在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或取栓手术,常用药物有阿替普酶、氯吡格雷等。康复期需控制血压血糖,并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2、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实质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与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相关。症状常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或迅速昏迷。急性期需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行血肿清除术。与脑梗不同,出血性卒中禁用抗凝药物,需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部分患者需介入治疗处理动脉瘤。

3、危险因素差异

脑梗更常见于动脉硬化、房颤患者,而脑出血多与高血压控制不良相关。两者均可能遗留偏瘫后遗症,但脑出血起病更急骤,死亡率更高。预防脑梗需侧重抗凝治疗,预防脑出血则需严格管控血压。长期吸烟、高盐饮食是两类疾病的共同诱因。

4、影像学鉴别

CT或MRI是区分两类卒中的关键。脑梗早期CT可能无异常,MRI-DWI序列可显示缺血灶;脑出血CT表现为高密度影。溶栓前必须排除出血,误诊将导致灾难性后果。部分混合型卒中需多模式影像评估,临床称为出血性脑梗。

5、康复管理重点

脑梗康复侧重肢体功能重建,出血患者更需关注认知恢复。两者均需早期介入康复训练,但脑出血患者活动强度需更谨慎。营养支持方面,脑梗患者需控制血脂,脑出血患者应限制钠摄入。心理干预对两类患者均至关重要。

预防脑卒中需综合管理三高指标,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颈动脉斑块。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出现突发性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避免延误黄金救治时间。康复期患者应定期复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