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可能有一定辅助效果,但无法替代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症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能帮助改善部分症状。部分患者接受针灸后震颤或肌肉僵硬症状有所减轻,可能与针灸调节神经递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关。临床常用穴位包括百会、风池、合谷等,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研究显示针灸联合左旋多巴等药物时,可能延缓部分患者病情进展。
针灸对帕金森病的核心病理改变无逆转作用。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减少是疾病关键,针灸无法阻止这一过程。晚期患者出现平衡障碍、冻结步态时,针灸效果通常不明显。部分研究认为针灸效果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与病程长短、穴位选择准确性相关。
帕金森病患者应定期到神经内科随访,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复方左旋多巴片、盐酸普拉克索片等药物控制症状。可尝试针灸作为辅助疗法,但须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日常需保持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平衡训练,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高脂肪食物影响药物吸收。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防跌倒改造,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