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肛门外长了个疙瘩可能与痔疮、肛周脓肿、尖锐湿疣、皮脂腺囊肿或肛瘘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方式改善。
痔疮是肛门静脉丛曲张形成的柔软团块,常因久坐、便秘或妊娠导致腹压增高引发。表现为排便时出血、肛门坠胀感。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或化痔栓等药物缓解。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肛周脓肿由肛腺感染引起,伴随红肿热痛和发热症状。可能与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有关。需医生开具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严重者需切开引流。术后需保持创面干燥,定期消毒换药。
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菜花样赘生物,通过性接触传播。表现为肛门周围瘙痒或异物感。可选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局部涂抹,或采用冷冻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伴侣需同步检查。
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囊性肿物,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疼痛化脓。可能与局部卫生不良有关。较小囊肿可外用红霉素软膏,较大囊肿需手术完整切除。日常应注意肛门清洁,避免挤压囊肿。
肛瘘多由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表现为反复流脓和硬结。可能与克罗恩病等基础疾病相关。需手术切除瘘管,术后使用康复新液促进愈合。饮食需清淡,防止腹泻刺激伤口。
建议每日用温水坐浴1-2次,每次10-15分钟,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避免久坐久站,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疙瘩持续增大、破溃出血或伴随发热,应及时至肛肠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肛门镜或超声检查明确诊断。注意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减少局部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