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耳朵上面鼓起来一个包可能是皮脂腺囊肿、淋巴结肿大、脂肪瘤、毛囊炎或耳廓假性囊肿等疾病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挤压或刺激肿块。
皮脂腺囊肿因皮脂腺导管堵塞导致分泌物积聚形成,触感柔软且边界清晰。可能与局部清洁不足或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通常无痛感但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红肿热痛。需避免挤压,继发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抗感染,必要时行手术切除。
耳周淋巴结肿大常由邻近部位感染引发,如中耳炎或头皮毛囊炎,表现为质地较硬的可活动包块。可能伴随发热或压痛,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或罗红霉素胶囊,病毒感染则需对症处理。
脂肪瘤为良性软组织肿瘤,由脂肪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触诊呈分叶状且活动度好。生长缓慢且极少恶变,若影响外观或压迫神经可手术切除,通常无须药物治疗。
毛囊炎多因细菌或真菌感染毛囊引起,表现为红色丘疹伴脓头,常见于毛发密集区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可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酮康唑乳膏或碘伏消毒,反复发作者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耳廓假性囊肿与局部机械刺激或软骨膜炎症相关,表现为耳廓无痛性囊性隆起。早期可通过穿刺抽液联合加压包扎治疗,复发者需行囊壁切除手术,避免持续压迫导致耳廓变形。
日常应注意避免频繁触摸或抓挠耳部肿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若肿块短期内增大、破溃渗液或伴随发热头痛等症状,须立即就诊。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避免熬夜及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