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宝宝补脾胃可以适量吃山药、小米、南瓜、红枣、苹果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醒脾养儿颗粒、小儿健脾颗粒、婴儿健脾散、健胃消食口服液、参苓白术散等药物。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助于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可将山药蒸熟捣泥或煮粥,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少量添加。注意对山药过敏的宝宝禁用。
小米粥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易消化且能保护胃肠黏膜,适合脾胃功能较弱的宝宝作为主食。建议用小火慢熬至米油析出,8个月以上宝宝可逐渐添加。避免与寒性食物同食。
南瓜所含果胶能吸附肠道有害物质,胡萝卜素可增强免疫力,对脾虚腹泻有改善作用。建议蒸熟后制成南瓜糊,7个月以上宝宝每周食用2-3次,每次不超过50克。
红枣含有环磷酸腺苷等成分,能调节胃肠蠕动,改善宝宝脾虚引起的贫血症状。1岁以上宝宝可少量食用去核枣泥,或与小米同煮。每日不超过3颗,避免糖分摄入过多。
苹果中的鞣酸和有机酸能收敛止泻,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建议将苹果蒸熟后给6个月以上宝宝食用,腹泻期可连皮蒸煮,便秘时去皮食用更佳。
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减退、大便稀溏等症状,主要含毛大丁草、山栀茶等成分。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调整用量。
适用于脾胃不和导致的厌食、腹胀,含白术、茯苓等健脾药材。服药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3岁以下患儿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主治婴幼儿乳食不化引起的腹泻、哭闹不安,含白扁豆、鸡内金等成分。新生儿使用前需咨询不可与抗生素同服。
针对积食引起的脘腹胀满、嗳气酸臭,含山楂、麦芽等消食药材。建议饭前服用,服用后观察宝宝大便情况,出现腹泻应减量。
用于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不振、体倦乏力,含人参、茯苓等成分。需用米汤或温水调服,感冒发热期间不宜使用。
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进食后的反应,如出现皮疹、呕吐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日常可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促进消化,保持饮食规律,避免过度喂养。若脾胃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血便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肠套叠、乳糖不耐受等疾病。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延长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