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孕妇岩藻糖苷酶偏高可能提示存在肝脏疾病或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岩藻糖苷酶是一种溶酶体水解酶,其水平异常升高可能与肝细胞损伤、胆汁排泄障碍等因素有关。
妊娠中晚期可能出现岩藻糖苷酶轻度升高,这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肝代谢负荷增加有关。通常无其他异常指标伴随,定期复查即可,无须特殊处理。建议保持低脂饮食,避免熬夜等加重肝脏负担的行为。
该病是妊娠特发性肝功能障碍,岩藻糖苷酶升高常伴随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导致胆汁酸代谢异常有关。需监测血清总胆汁酸水平,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淤积,严重时需提前终止妊娠。
乙型肝炎等病毒感染可引起肝细胞损伤,导致岩藻糖苷酶释放入血。需完善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确诊后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酯片等抗病毒药物,同时配合复方甘草酸苷片进行保肝治疗。
妊娠期营养过剩可能诱发脂肪肝,表现为岩藻糖苷酶伴随转氨酶升高。需控制体重增长速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食物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修复肝细胞膜。
胆结石或胆管狭窄可能导致胆汁排泄受阻,引发岩藻糖苷酶异常。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轻度梗阻可通过消炎利胆片缓解症状,严重胆管扩张需考虑内镜取石等介入治疗。
孕妇发现岩藻糖苷酶偏高时应避免焦虑,建议每周摄入3-4次富含维生素B族的粗粮和深色蔬菜,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促进代谢。禁止自行服用保肝药物,所有治疗需在产科和消化科医生共同指导下进行,同时加强胎动监测和肝功能动态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