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老母猪肉一般是可以吃的,但肉质较硬且可能携带寄生虫或病原体,需充分煮熟后食用。若处理不当或储存时间过长,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老母猪肉通常指生育多次的母猪的肉,其肌肉纤维较粗、结缔组织较多,导致口感偏硬且不易消化。这类猪肉经过长时间炖煮或高压处理后,蛋白质可被分解为更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适合制作炖菜或肉酱。正规渠道购买且经检疫合格的老母猪肉,在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超过70度的条件下,能够灭活常见寄生虫如旋毛虫、囊尾蚴等,此时食用相对安全。老母猪肉含有与普通猪肉相似的营养成分,包括优质蛋白、血红素铁和B族维生素,但脂肪含量可能更高。
老母猪肉若来自未经检疫的私宰渠道,或烹饪时未达到足够温度,可能残留布鲁氏菌、弓形虫等病原体,导致发热、肌肉疼痛或消化道症状。母猪体内积累的兽药残留或重金属超标风险略高于育肥猪,长期过量食用可能影响肝肾功能。部分人群食用后可能出现异体蛋白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或胃肠不适。变质的老母猪肉会产生组胺等有害物质,即使高温加热也难以完全消除。
建议选择正规市场购买具有检疫标志的老母猪肉,烹饪前充分焯水去除血沫和杂质,采用炖、焖等长时间加热方式。消化功能较弱者、儿童及孕妇应控制食用量。若食用后出现恶心、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食源性疾病可能。日常储存需冷冻保存且不超过3个月,避免反复解冻加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