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病人的康复治疗要注意什么

朱明炜 主任医师

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脑梗病人的康复治疗需注意早期介入、个体化方案、多学科协作、预防并发症及心理支持。康复措施主要包括运动功能训练、语言康复、吞咽功能恢复、认知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重建。

1、运动功能训练

运动功能训练是脑梗康复的核心环节,需在发病后24-48小时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开始。床上被动关节活动可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逐步过渡到坐位平衡、站立训练及步态矫正。Brunnstrom分期评估后,采用神经发育疗法或运动再学习方案,配合减重步行训练、功能性电刺激等物理治疗手段。训练强度需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避免过度疲劳。

2、语言康复

针对失语症患者应采用Schuell刺激疗法,从听理解训练开始,逐步进行命名、复述、阅读书写训练。构音障碍者需进行呼吸控制、唇舌操等构音器官运动训练,配合冰刺激、振动器等感觉促进技术。重度语言障碍可使用交流板等辅助工具,家属需学习简单手语配合沟通。治疗频率建议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

3、吞咽功能恢复

吞咽造影检查明确障碍类型后,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唇闭合训练可改善口腔期障碍,声门上吞咽法适用于喉部闭合不全者,冷热交替刺激能提升咽部敏感度。进食时保持45度坐位,选择糊状食物,使用增稠剂调整食物质地。严重吞咽困难需鼻饲喂养,定期评估拔管指征。误吸高风险患者需严格执行进食监护。

4、认知训练

认知障碍康复包括注意力训练如划消测验,记忆力训练采用联想记忆法,执行功能训练通过双重任务练习。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系统可量化训练难度,现实环境模拟训练有助于功能泛化。同时需进行时间地点定向训练,使用记忆辅助工具如提醒便签。抑郁焦虑情绪需心理科介入,配合药物治疗改善认知预后。

5、日常生活能力重建

作业治疗师指导穿衣、进食、如厕等ADL训练,采用任务分析法分解动作。改良餐具、穿衣棒等辅助器具可补偿功能缺陷,家居环境需进行防滑、扶手等适老化改造。交通工具使用、购物等IADL训练应在社区环境中进行。训练需重复进行直至形成自动化动作模式,家属应避免过度代劳。

脑梗康复是长期过程,出院后仍需持续社区或家庭康复。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健步走,饮食遵循低盐低脂原则,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定期复查颈部血管超声,监测复发征兆。家属需学习正确辅助技巧,建立支持性环境,避免患者产生病耻感。康复过程中出现发热、肢体疼痛等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