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宝宝腰直不起来可通过调整抱姿、补充营养、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症状可能由肌肉发育迟缓、缺钙、脊柱侧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脑瘫等原因引起。
家长需避免长时间竖抱或单侧抱宝宝,采用摇篮式环抱姿势,减轻脊柱压力。日常可让宝宝多练习俯卧抬头,每天重复进行3-5次,每次不超过5分钟,帮助强化背部肌肉。注意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避免使用过软的被褥。
母乳喂养的宝宝需保证母亲每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质,可适量进食牛奶、西蓝花等食物。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逐步引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豆腐、芝麻酱,配合维生素AD滴剂促进吸收。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D3颗粒等补充剂。
对于轻度肌张力异常的情况,可在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被动操训练,重点活动腰背部关节。水疗池中的浮力训练有助于减轻脊柱负荷,每周重复进行2-3次。中医推拿可选择揉按膀胱经穴位,如肾俞、命门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确诊为佝偻病时需遵医嘱使用维生素D3注射液配合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脑瘫患儿可能需要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神经修复。脊柱感染引起的症状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
先天性脊柱侧弯超过40度或进行性加重的患儿,可能需要接受生长棒矫形手术。严重髋关节脱位需在2岁前完成骨盆截骨术,术后配合支具固定。脊髓脊膜膨出等神经管畸形需神经外科干预,术后需长期康复训练。
家长应每日观察宝宝腰部活动度变化,记录抬头、翻身等大运动发育里程碑。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肌肉紧张。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6月龄前建议每月测量头围与身长比例。发现宝宝抗拒触碰腰部或出现排尿异常时,须立即就医排查脊髓病变。康复期间可准备色彩鲜艳的玩具引导宝宝主动伸展腰部,训练时注意保护颈椎避免过度后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