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鼻黏膜水肿可能会发展为鼻息肉,但并非所有鼻黏膜水肿都会形成鼻息肉。鼻黏膜水肿通常由过敏、感染或慢性炎症刺激引起,长期反复发作可能诱发鼻息肉。
鼻黏膜水肿是鼻腔黏膜对刺激的防御性反应,表现为黏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常见诱因包括过敏性鼻炎、病毒性感冒或细菌性鼻窦炎。当水肿反复发作时,黏膜下结缔组织可能增生,逐渐形成半透明肿物即鼻息肉。这一过程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且与个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过敏性体质患者因持续性炎症因子刺激,黏膜更容易发生不可逆增生。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等职业暴露人群也属于高风险群体。
少数情况下,鼻黏膜水肿可能伴随特殊病理改变。阿司匹林不耐受三联征患者会出现顽固性鼻黏膜水肿并快速形成息肉。囊性纤维化等遗传性疾病也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异常增生。某些真菌性鼻窦炎在影像学上可能被误判为普通水肿,实际已存在黏膜组织侵袭性改变。这类情况通常需要病理活检才能明确诊断。
建议出现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时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日常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减轻黏膜水肿。确诊鼻息肉后可根据病情选择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或考虑鼻内镜手术切除。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