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为什么差异性青紫

3.3万次浏览

李云 副主任医师

李云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胸外科

动脉导管未闭出现差异性青紫主要与血液分流方向及肺动脉压力变化有关。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胎儿期开放的动脉导管在出生后未能闭合,导致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异常连通。差异性青紫可能由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缺氧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下半身青紫较上半身明显。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出生后,若肺动脉压力逐渐升高并超过主动脉压力,血液会从肺动脉经未闭的动脉导管反向分流至降主动脉。这种右向左分流使未经氧合的静脉血直接进入体循环,尤其影响下半身供血,导致足部、下肢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而上半身因接受来自左心室的氧合血,颜色相对正常。随着病情进展,长期分流可能加重肺动脉高压,进一步扩大青紫范围。

部分患儿在动脉导管未闭早期表现为左向右分流,此时肺动脉压力尚未显著升高,可能不出现明显青紫。但当合并肺部感染、哭闹或剧烈活动时,肺动脉压力短暂升高可能导致暂时性右向左分流,出现一过性差异性青紫。这种情况需与完全性青紫型先心病鉴别,后者通常表现为全身持续性青紫。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时,可能发展为艾森曼格综合征,此时差异性青紫会转为全身性。

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呼吸道感染,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心脏功能。对于出现差异性青紫的患儿,家长需注意观察青紫范围变化,记录活动耐量及呼吸频率。治疗上可考虑使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等药物减轻心脏负荷,严重者需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或介入封堵术。术后需长期随访肺动脉压力及心功能恢复情况,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