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动过速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中医调理、射频消融手术等方式治疗。窦性心动过速通常由生理性因素、药物影响、心脏疾病、内分泌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可能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摄入咖啡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等症状。建议减少浓茶及咖啡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急性发作时可尝试深呼吸或冷水敷面等迷走神经刺激法。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速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心力衰竭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多汗、消瘦、呼吸困难等症状。临床常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盐酸普罗帕酮片调节心律,地高辛片改善心功能。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选择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焦虑症或惊恐障碍导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通常伴有濒死感、过度换气等症状。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识别触发因素,放松训练如渐进式肌肉放松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严重时可联合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
中医认为心气不足或阴虚火旺可能引发心悸,表现为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症状。可选用稳心颗粒益气养阴,参松养心胶囊活血通络,配合针灸内关、神门等穴位。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同服产生相互作用。
顽固性窦性心动过速若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可能需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该手术通过导管释放能量阻断异常传导通路,术后需监测心电图变化,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穿刺部位出血。
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富含钾镁的香蕉、深绿色蔬菜。避免突然体位变化诱发直立性心动过速,建议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随身携带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发作情况,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电解质。若静息心率持续超过120次/分钟或伴晕厥,需立即心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