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塞和脑梗死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述,均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脑梗死是医学规范术语,而脑梗塞为临床常用俗称,两者在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上无本质差异。
脑梗死作为神经内科常见急症,核心病理基础是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氧坏死。动脉粥样硬化是最主要病因,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加速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栓形成。心房颤动患者心脏附壁血栓脱落也可引发脑栓塞。典型症状包括突发偏瘫、言语含糊、面部歪斜,严重时可出现昏迷。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头颅CT或MRI检查,治疗需在发病4.5小时内评估静脉溶栓适应症,常用阿替普酶注射液。恢复期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
日常预防需重点控制血压血糖,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颈动脉超声筛查。发病后康复训练应早期介入,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增加深海鱼类和坚果类食物。吸烟者必须戒烟,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出现突发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