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孕妇一般从孕中期开始补钙,通常在怀孕16周后需要增加钙的摄入量。补钙有助于胎儿骨骼发育和预防孕妇骨质疏松。
孕早期胎儿对钙的需求量相对较低,孕妇通过日常饮食基本可以满足需求。随着孕周增加,胎儿骨骼快速发育,对钙的需求量显著上升。孕中期每日钙摄入量应达到1000毫克,孕晚期需增至1200毫克。牛奶、奶酪、酸奶等乳制品含钙丰富且吸收率高,是理想的补钙食物。豆腐、芝麻、虾皮等食物也含有较多钙质,但吸收率相对较低。绿叶蔬菜如油菜、芥蓝等含有一定量钙,但草酸会影响钙吸收,建议焯水后食用。
部分孕妇可能出现腿抽筋、牙齿松动等缺钙症状,这提示需要加强补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更需注意钙的补充。对于乳糖不耐受或饮食摄入不足的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钙剂。补钙期间应避免与富含草酸、植酸的食物同食,以免影响吸收。同时保证适量维生素D摄入,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孕妇补钙需贯穿整个孕期,产后哺乳期也应继续补充。定期产检时可通过骨密度检测评估钙营养状况。补钙并非越多越好,过量补钙可能导致便秘、结石等问题。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补钙方案,结合饮食调整和必要时的药物补充,确保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