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肠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药物、静脉补液、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食物过敏、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肠胃炎患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压力,促进消化吸收。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香蕉、苹果、胡萝卜等,有助于恢复体力。
肠胃炎患者容易出现腹泻和呕吐,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饮用淡盐水、口服补液盐溶液或稀释的果汁。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这些饮品可能加重脱水症状。少量多次饮水有助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引起的并发症。
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肠胃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小檗碱片、蒙脱石散等药物。诺氟沙星胶囊适用于细菌性腹泻,盐酸小檗碱片具有抗菌止泻作用,蒙脱石散能保护胃肠黏膜。使用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对于严重脱水或无法口服补液的患者,需要进行静脉补液治疗。静脉补液能快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补液量和速度需根据患者脱水程度和身体状况调整,避免补液过快引起心肺负担。静脉补液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变化。
极少数肠胃炎患者可能出现肠穿孔、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此时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肠切除吻合术、肠造口术等,具体根据病变部位和程度决定。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手术风险需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后决定。
肠胃炎患者治疗期间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交叉感染。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脱水、血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平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