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青春期抑郁症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家庭支持、生活方式调整、社会功能训练等方式治疗。青春期抑郁症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压力、神经递质失衡、家庭关系紧张、学业负担过重等原因引起。
认知行为疗法是青春期抑郁症的首选心理干预方式,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来缓解症状。人际心理治疗可改善青少年的人际关系问题,减少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配合医生定期带孩子接受专业心理疏导,治疗周期通常需要8-12周才能显现效果。
氟西汀胶囊作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适用于中重度抑郁症青少年患者。舍曲林片对伴随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有较好疗效。盐酸帕罗西汀片可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水平,但需警惕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反应。所有药物必须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需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建立开放包容的沟通环境有助于减轻青少年心理压力。家长需避免指责式教育,通过共同参与家庭治疗改善亲子关系。定期组织家庭活动能增强情感联结,家庭成员的情绪稳定性对抑郁症状缓解具有重要作用。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生物节律,每日睡眠时间应保证7-9小时。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可促进内啡肽分泌,每周锻炼3-5次。均衡饮食应包含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和维生素B族食物,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
逐步参与团体活动能帮助重建社交信心,可从兴趣小组开始接触。学校可提供适应性教育方案,适当减轻课业压力。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能增强自我价值感,家长应鼓励但不要强迫孩子参与。
青春期抑郁症患者需要建立规律的日常生活节奏,保证充足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昼夜颠倒。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适量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香蕉、牛奶等食物摄入。家长应保持耐心,避免施加过大压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学校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必要时建议专业心理评估。定期复诊监测病情进展,根据医生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切忌自行增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