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孩头晕发烧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胃肠炎、贫血、脑膜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治疗、补液治疗、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引起鼻塞、咽痛等症状,导致脑部供氧不足引发头晕。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发热,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用温水擦拭孩子腋窝辅助降温。
耳部炎症可能刺激前庭神经引发眩晕,多伴随耳痛、听力下降。医生可能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配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口服,发热超过38.5℃时可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家长要避免孩子用力擤鼻,哺乳期婴幼儿喂奶后应竖抱拍嗝。
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头晕,常见于轮状病毒感染。需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黏膜,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能调节菌群。家长要少量多次补充温水,呕吐缓解后给予米汤等流食。
血红蛋白不足影响大脑供氧,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确诊后需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配合维生素C颗粒促进吸收,重度贫血需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日常应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食物,避免与牛奶同服影响铁剂吸收。
颅内感染可能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危重症状。需急诊进行腰椎穿刺确诊,静脉注射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抗感染,更昔洛韦注射液处理病毒性感染。家长发现颈强直、嗜睡等表现须立即送医。
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水分摄入,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可间隔4-6小时重复使用退热药,24小时内不超过4次。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温22-24℃为宜。若孩子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前往急诊科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