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小儿高热惊厥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侧卧防误吸、物理降温、记录发作时间、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小儿高热惊厥通常由感染发热、遗传因素、电解质紊乱、脑发育异常、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立即解开患儿衣领,清除口鼻分泌物,避免舌后坠阻塞气道。可用软布包裹压舌板垫于上下磨牙间防止舌咬伤,但不可强行撬开紧闭的牙关。观察嘴唇颜色变化,若出现青紫需检查是否有异物阻塞。
将患儿置于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这种体位有助于口腔分泌物自然流出,减少误吸风险。避免在惊厥发作时喂水或药物,不要试图约束抽搐的肢体,防止造成二次伤害。移除周围尖锐物品,确保环境安全。
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浴,避免体温骤降引发寒战。可配合退热贴敷贴额头,每15分钟监测一次体温变化。
准确记录惊厥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点,观察抽搐形式是全身性还是局部性。用手机拍摄发作视频供医生参考,注意记录有无眼球上翻、口吐白沫等细节。首次发作超过5分钟或24小时内反复发作需立即送医。
惊厥停止后尽快前往儿科急诊,医生可能开具地西泮注射液、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等抗惊厥药物。需完善血常规、电解质、脑电图等检查排除颅内感染。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需神经科随访,必要时进行头颅影像学评估。
家长应掌握基础急救措施,发热期间每2小时监测体温,维持室内温度22-24℃。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发热期保证每日饮水量。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在发热初期可遵医嘱预防性使用退热药,避免体温骤升诱发惊厥。恢复期饮食以清淡流质为主,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保证充足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