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白内障手术后前房可能变宽,也可能无明显变化,具体与手术方式、人工晶体类型及患者眼部基础条件有关。前房深度改变通常由晶状体摘除后空间重构、人工晶体位置或术后粘连等因素导致。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主流术式,术中会保留晶状体后囊膜以支撑人工晶体。若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或囊袋收缩,可能使前房变浅;而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且囊袋扩张良好时,前房可能较术前增宽。部分患者因术中虹膜后粘连松解或房角结构改变,术后前房深度会暂时性增加,但多数在1-3个月趋于稳定。术后前房显著变宽需警惕悬韧带松弛、玻璃体前移等并发症,可能伴随眼压波动或视力模糊。
极少数情况下,囊袋张力环植入或大直径人工晶体的使用可能导致前房过度增宽,可能诱发瞳孔阻滞或房水循环异常。若术前存在浅前房、闭角型青光眼等基础病变,术后前房深度变化更明显,需通过前房角镜、UBM检查动态评估。
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及揉眼,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炎症,定期复查前房深度及眼压。若出现眼胀头痛、虹视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查青光眼或人工晶体移位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