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败血症通常可以治愈,但需及时规范治疗。治疗效果与感染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患儿基础健康状况及治疗时机等因素密切相关。
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的小儿败血症预后较好。通过静脉输注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液体复苏维持循环稳定,多数患儿在1-2周内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对于常见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敏感抗生素治疗有效率较高。同时需加强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给予免疫调节治疗。
部分重症患儿可能出现治疗困难的情况。若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或感染性休克,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高级生命支持。耐药菌感染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会延长治疗周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治疗难度相对增加。极少数病例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或需要长期康复治疗。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及尿量情况,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恢复期应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出现反复或新发发热应立即就医。预防方面建议按时接种疫苗,保持皮肤清洁,正确处理脐带和伤口。